简介 云科技成立于1991年,下设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设计学院、人文与应用科学学院、未来学院5个学院。在全日制学校部分,四年制技术课程有23个系,两年制技术课程有2个系,四年制技术课程继续教育部有2个学位课程。有26个白天硕士点,14个在职硕士点,13个博士点。在校学生近万人,91%以上的教师具有实践经验。云科技80%以上的教师从事产学合作,在台湾处于领先地位。根据教育部2018年校务信息公开平台公布的信息,云科技教师人均产学合作额位居台湾第一。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2019年大学影响力排行榜,其中云泰科技获得全球综合表现第101-200位(台湾区第4名,科技大学区第1名)。在2020年大学影响力排名中,在SDG9(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和SDG 6(水和卫生)方面,云科技跃居世界前100名(分别排名第79和第80)。在SDG 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SDG10(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和SDG12(确保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方面,云科技也位列全球第101-200位。另一方面,凭借全新的教学体系,云泰科技PBL研究中心和未来学院入选年度最佳教学策略,位列亚洲前八。 2020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云科技位列绿世界大学排名第70位,新兴经济体排名第201-250位。国内评估方面,云泰科技申报台湾永续能源研究院,荣获企业综合表现奖前50名、特定类别最佳表现(社会繁荣与企业永续报告)等3项奖牌。其中,云泰科技获得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类白金奖,这是高校、医院和政府机构的最高荣誉,表现出色。教学特色 在教学表现方面,云科技一直注重跨领域人才的培养。云科技PBL研究中心与学院与未来通过不同院系的合作,共同开发跨领域的产业课程模块。云科技学生从大一开始,需要在学校学习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逐年逐步螺旋式成熟。此外,云科技还致力于开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结合各院系的实际课题规划PBL课程,引入行业或社区的实际问题,设计实践课程,实施能胜任的人才培养。真正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云科技通过“创客空间”、“课程提升平台”、“自主学习”、“小额信贷”、“深度学习课程”等方式构建新型非典型教育体系,推进未来学院“X+1课程”“奇点模块课程”等设计,四重辅导团队协助学生制定IEP学习计划,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协同自创IEP学习地图,鼓励学生拓宽国际化视野。旨在打造以学生为本、以适应性发展为目标、以教育创新为战略、以社会和行业为实践领域的新型云科技教学体系。 107学年日间本科升学率及退学率方面,云科技位列台湾前5%。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留校率,台湾在全国排名第二,在台湾科技大学排名第一。此外,云特工学院7个系和1个研究生院获得国际工程技术教育认证;管理学院近五年再获认可,获得AACSB重新认证,成为台湾第一所获得AACSB重新认证的科技大学。设计学院和人文科学学院的院系也通过了高等教育评估中心颁发的质量保证认证。 “”教育不应忽视任何学生的需要;科技大学的教育要顺应产业需求。”“因此,云泰科技将整合未来学院的创新教育体系和云泰科技PBL研究中心的创新能力来完成这一使命。综上所述,云科技为人才发展构建适宜的、适应性的教育环境,构建研发成果与新创企业的对接机制,利用教育研发资源解决地方、产业、社会和全球问题,持续以组织创新和转型为战略实现“一所科技大学的实用性和适应性范式”。过去一年学生获得的国际竞赛奖项包括: l 2019年,在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云科技获得1金奖奖牌、2 枚银牌、1 枚铜牌和 1 枚特别奖。 l 2019年,在马来西亚国际发明、创新与技术展览会(ITEX)比赛中,云科技获得1银2铜。研发人才在国际比赛中得到高度认可。 l 2019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33届世界天才大会暨教育博览会上,云泰获得4金2银、1特等奖。 l 2019年,在台湾创新科技博览会(TIE)上,云泰获得4金1银2铜。 l 2019年,在乌克兰国际发明展上,云泰科技获得2金2银、2特等奖。 l 2019年,在澳门国际创新发明博览会上,云科技获得3金、2银、1铜、1特等奖。 l 2019年,在华沙国际发明展上,云泰科技获得2金2银、1特等奖。 l 2019年,在2019首尔国际发明展上,云泰科技获得2金2银、4铜、1特等奖。 l 2019年,在IIIC国际创新发明大赛中,云科技获得15枚金牌和9枚银牌。 l 2019年,在香港创新科技国际发明展上,云科技获得金奖2项,特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