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特色】
学院树立“职业本科、工程技术、育训并举、辐射西南、业界标杆”的办学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砺苦、谨信、惟精、弘毅”品质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形成“双主体、双特色、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定位,以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体,以测绘地理信息和安全类专业为特色,土木建筑、财经商贸和文化艺术类专业协调发展,着力打造“砺苦砺行、崇德崇技、开放开拓、智慧智能”的办学特色。
【基础条件】
办学地址:学校地处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聂荣臻元帅的故乡—重庆市江津区,交通便利,紧邻渝昆高铁江津北站和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江津高铁站站。
办学规模:现有全日制专科在校学生16000余人,国际教育、培训学生400余人,年均继续教育培训超30000人次。
校园环境:校园占地近1300亩,校舍建筑面积43万余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超过50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近20平方米。
图书资源:学校图书馆藏纸质图书117万余册,电子图书140万册,电子期刊3万余册,并建有资源丰富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云平台。
教学院部:学校设有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财经与旅游学院、资源与安全学院、测绘地理信息学院、艺术设计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二级教学院部。
专业设置:学校开设有57个专科(高职)专业。专业全面契合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跟重庆市智慧重镇、智造名城发展方向,形成了以机电一体化技术国家双高专业群为龙头的国家级重点/骨干专业14个,带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市级A类高水平专业群迭代发展。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65.07%,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40.90%。其中,教授(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80余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0余名),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等)近300人;博士80余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超过80%。
教学资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1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29门,市级一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3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重庆市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
产教融合:职教适应性突出,服务重庆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牵头组建1个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3个市级职教集团,是重庆市整体向产教融合型深化高校之一。学校是国家建设行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矿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信息技术软件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和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办学优势】
人才质量持续攀升。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了12万余名专业人才,在西南地区煤炭企业-中层以上管理干部中,我校校友占一半以上,学校被誉为西南“煤业黄埔”。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得到全面贯彻,学生2019年获国赛一等奖5项,位列全国第八;2020年国赛奖牌总数全国第三;2021年国赛获一等奖4项,位列全国第一;2022年国赛获一等奖3项,“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赛项第三次斩获一等奖。在202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师生团队斩获国奖金奖1项,刷新重庆高职院校在职教赛道创业组中最好成绩。近三年毕业去向落实率97.8%。雇主满意度保持在99%以上。
专家能手领衔授课。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重庆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2021年,教师获国家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获奖数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二,实现学校历史性突破。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2人,重庆市名师(含重庆英才名家名师)4人,巴渝学者2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3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同时还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教授担任学校名誉校长,组建了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多元办学特色明显。建设“政行企校”四方共建平台,与中国煤炭教育协会等企事业单位共同协作,形成覆盖广泛的多方合作基础。充分汇聚职教集团办学资源,形成链接紧密的职教共同体,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中兴通讯学院、新大陆物联网产业学院、华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3个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成华为、南方测绘、阿里创新等订单班,探索出校企之间专业标准制定,教师团队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特色明显的混合所有制多元办学机制。
社会服务紧跟时代。围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特色优势、优质资源服务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建成以重庆市高职院校首个院士工作站——“刘人怀院士工作站”为先导,省部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煤矿安全培训中心、矿业工程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现代教育应用技术推广中心、重庆市煤矿安全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骨架,博士、教授企业工作站为支点的高职院校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村职业教育不断与现代职业教育接轨。牵头成立重庆首家校地共建的乡村振兴学院,以电商切入为特色,全方位服务地区乡村振兴;牵头搭建新农学校,开展“十百千万”行动计划,育训结合培养新农人才,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融入乡村建设。
国际合作自信有为。学校在推动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中泰职教联盟,并作为中泰职教联盟理事长单位,与泰国、马来西亚、老挝、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20余国开展海外留学生培养、技术服务以及合作举办国际化高端合作平台。与非洲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坦桑尼亚联合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开办“鲁班工坊”,形成学校独创的CEC模式。组建英国BTEC授权中心,实现西南区域高职院校首次突破。建成“中德莱茵产业创新中心”“德国5G国际学院”,首度将中国职业教育方案输入欧洲。联合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工艺大学(斯坦金)开办“中俄智能制造国际学院”,实现重庆高职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零突破”。
【办学成绩】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能源系统“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煤炭系统突出贡献奖、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优秀”试点单位、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全国高职院校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治理体系建设50强、育人成效50强、创新创业50强、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50强、智慧校园50强;获得重庆市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教育功勋特色高职院校、重庆市大学生就业示范基地、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